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无成本 大作用
改善头晕不可忽视的前庭康复训练
图片
图片
图片
经常有病人问:医生,我这头晕总感觉没有好透,除了打针吃药还有什么治疗方法啊?
医生:有,您坚持做前庭康复操,对减轻头晕,改善走路不稳有很大帮助。
什么是前庭康复操?
它是一种针对前庭功能障碍导致头晕眩晕及平衡障碍的无创物理训练。由美国物理治疗协会提出,已被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效果显著。
一、前庭康复操的原理是什么?
图片
图片
图1
图片
图2
图片
图3
所有人都知道我们的耳朵是用来听声音的,但不知道它还有一个功能-负责人体平衡,负责此功能的部位就叫做前庭。前庭属于内耳结构,解剖位置如图1和图2,正常人的前庭就如一个天平一样,双侧功能对称。若前庭功能受损,就会导致头晕眩晕和平衡障碍。“用进废退”,当功能减退,我们就针对它进行训练,再加上大脑的“调配”,让双侧功能变强并趋于一致,头晕眩晕和平衡障碍就会慢慢减轻。这就是前庭康复操的大概原理。
图片
图片
二、锻炼前庭功能为什么要动头和 动眼睛?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与前庭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有关,每侧前庭都由3个半规管和2个耳石器组成,它犹如一个陀螺仪,可以感受XYZ轴方向的角加速度,以及水平(垂直)直线加速度。比如我们左右摇头,上下点头,坐车坐电梯,去游乐园坐旋转木马这些头部在各个角度和方向上的运动,都是由前庭感受和传递给我们的大脑的。所以锻炼头动其实锻炼的是前庭。
关于动眼睛,我们都熟知膝跳反射,前庭和眼睛之间也存在一条反射通路-前庭眼反射,它是一种为了稳固视觉图像而协调眼睛和头部运动的反射。也就是说,当你的头部移至某个方向时,眼球会以几乎同样的速度和角度向反方向移动,这样就能看清物体。如果前庭眼反射出现异常,当你运动时,会出现振动幻视(物体看起来比较模糊或物体看起来在跳动)的情况。所以前庭康复操锻炼的不是眼睛,而是前庭眼反射。
图片
前庭眼反射(VOR)
除了动头动眼睛,我们还要锻炼步态,促进前庭脊髓通路功能的重塑,以维持身体姿势的稳定,降低跌倒风险。
前庭康复操动作这么简单,做起来又无趣,即使有用但很有限吧?漏!大漏特漏!经常有人觉得前庭康复操动作简单而质疑和忽视它的治疗效果,但它其实跟我们打针吃药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尤其是那些外周前庭功能损伤的患者,越早开始锻炼,头晕就减轻得越快。且跟那些只接受药物治疗不进行前庭康复训练的患者相比,头晕及不稳症状明显减轻得更快。因为当前庭受损后,我们的机体虽可使它部分自然恢复,在经过数周后完成静态代偿,也就是静止状态下没有头晕。但当活动时,发现头晕症状并未完全消失,这就是动态代偿没有完成建立,而前庭康复训练可以加速这一过程,有效增强凝视稳定和提高运动平衡能力,使患者能尽快地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中。
图片
图片
三、前庭康复训练适合什么样的人?
图片
(1)经医生诊断的外周或中枢前庭疾病,如突聋伴眩晕,前庭神经炎,梅尼埃病,双侧前庭病,前庭性偏头痛等。
(2)耳石症复位后的残余头晕。
(3)运动不耐受。
(4)高龄老人的平衡功能下降。
(5)轻微脑外伤(脑震荡)导致的平衡障碍和头晕。
(6)精神源性头晕,如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
(7)痴呆患者平衡障碍。
图片
图片
四、如何进行前庭康复训练?
图片
前庭康复操-动作简单易学,不用承担医疗费用,时间、场地自由。跟练视频可参考我科官方视频号,搜索前庭康复视频。
训练频率:一天2次,至少坚持1个月,根据自身症状延长。
训练强度:根据自身感觉循序渐进提高头动速度及幅度,稍感头晕效果最佳。
VR技术:采用虚拟现实技术,能准确量化训练过程,可以模拟各种环境,使患者感觉置身于现实的运动空间中,训练效果好,趣味性高,容易长期坚持。
图片
我科头晕患者正在进行VR前庭康复训练
日常活动:如打太极,跳舞,各种球类运动,荡秋千等,均对提高前庭功能有益。
看完这篇文章,您是不是对前庭康复操有更深的理解了呢。希望无论是从事眩晕诊治的医务人员还是眩晕患者们,都能重视前庭康复训练,将这项坚持下去就会收益的锻炼坚持下去。
图片
点击观看前庭康复操
图片
图片
供稿:石婷婷
审核:张瑾
编辑:彭志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股王配资-配资门户网站都有什么-国内十大配资平台-深圳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