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广东街坊们茶余饭后聊得最多的,不是天气热得像蒸笼,也不是早茶点心又涨价了 而是那个曾经每天晚上准时出现在电视上的老熟人——郑达。他最近因为直播卖货的事儿,又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事情是这样的:他在一个直播间里卖一款护肤霜 说是“**7天祛斑、28天逆转年龄**” 结果有网友一查,发现这产品备案信息和宣传差了十万八千里 还有人用了之后脸发红发痒。这一下炸了锅,话题直接冲上热搜 大家开始翻他以前带过的货 越扒越心凉。
其实郑达做直播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去年年初 他就悄悄出现在几个电商平台上 卖的大多是中老年人喜欢的保健品、护腰护膝之类的东西。那时候他还挺低调 语气也跟在《今日关注》里一样 慢条斯理 带着点老广特有的实在劲儿。不少人看在他多年主持民生节目的份上,觉得“**这个人不会乱来**” 也就跟着买了。可今年四月 有人发现他推荐的“磁疗护膝”说能治风湿、关节炎,实际上就是个普通保暖套 连医疗器械资质都没有。虽然当时没闹大,但在一些本地妈妈群和小红书的讨论组里,已经有人开始嘀咕:“是不是老了,也开始赚快钱了?”
真正让事情失控的是六月中旬那场直播。他卖一款叫“酵素排毒果冻”的东西 说得神乎其神,说什么“清肠排毒、瘦身不反弹”,结果没几天就被市场监管部门点名,产品也被迫下架。据一位曾在电视台共事的同事私下透露,郑达团队对这类产品其实心里有数,“他们也知道不能说得太满 但直播嘛,总要带点情绪,不然观众不动心。”这话听着有点无奈,但也让人唏嘘。从前那个在镜头前义正言辞揭露黑心商家的主持人 如今却站到了另一面 嘴里说着似是而非的话术,手里拿着提成不低的合同。
这场风波背后,远不只是一个主持人“晚节不保”那么简单。你要是去广州老城区走一圈 坐在大排档里听阿叔阿婆聊天 就会发现很多人还真信他。有个住在东山口的阿姨跟我说:“我看了几十年《今日关注》 他讲啥我都信 他说这个果冻好 我就买了三盒。”她女儿知道后气得不行,母女俩还吵了一架。这事儿听起来好笑,可细想又挺心酸的。我们这一代人从小被教育要防诈骗 结果爸妈最信任的人,偏偏成了推销员。这种代际之间的认知错位,就像两条平行线 谁也说服不了谁。
更让人琢磨的是 为什么像郑达这样的传统主持人 一旦走进直播间,说话就变了味?以前他在电视上批评虚假广告时 眼神是亮的 语气是硬的;现在面对镜头,却总是笑着说“我自己家人也在用”“很多医院都在推荐”。这些话听着亲切 可仔细一品,全是模糊地带。有位在媒体圈混了二十多年的老记跟我说:“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 是整个行业在变。以前主持人是监督者,现在呢?一脚踩在公共立场,一脚踩在商业利益里,想两头都占 哪有那么容易。”
网上吵得不可开交。微博上有人骂他“吃相难看” 也有人替他喊冤:“产品都有备案,手续齐全 凭什么说他是骗子?”甚至还有粉丝晒出购买记录 说用了那款护肤霜皮肤真变好了。这年头 连“效果”都能成为主观感受 你说咋办?更有意思的是 B站上有位UP主把他的直播从头到尾剪了一遍,逐句分析话术 比如“很多人都在用”其实是“我没数据”,“专家推荐”其实是“没署名”。弹幕里刷着:“这不是带货 这是高级忽悠。”但也有人留言:“别光骂郑达,你看看多少退休记者、播音员都在干这个 他只是没躲过镜头罢了。”
前几天我去珠江新城一家咖啡馆,碰巧听见两个年轻人在聊这事。一个说:“我小时候看他揭黑作坊,觉得他是英雄;现在看他卖‘神效’果冻,感觉像个销售。”另一个笑了笑:“人都会变嘛 关键是咱们也得学会不信那么多了。”这话让我愣了一下。是啊 我们总希望有个“自己人”替我们把关,可当这个人也开始为商品站台时 那份信任就变得格外脆弱。据平台客服回应,郑达卖的东西确实都有备案,从法律上讲不算违法。可问题是,**合规不代表无害,备案也不代表有效**。老百姓要的不是一串编号,而是一句坦荡的话。
现在再回头看那句“我卖的都是正规产品” 心里五味杂陈。或许他真的没卖假货,或许每样东西都过了检 但他忘了,观众信的从来不是“正规”这两个字,而是他站在镜头前几十年攒下的那份诚恳。就像西关老铺里的老师傅 手艺好不好 街坊一眼就看得出来。一旦开始拿情怀换流量,味道就变了。这场争议,与其说是对郑达的审判 不如说是对我们所有人的一次提醒: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 **信任比流量贵 良心比话术重**。
【以上内容均来自网络资料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股王配资-配资门户网站都有什么-国内十大配资平台-深圳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